單利
所茲生的利息不會加入本金再循環計息
,也就是說計息的本金從期初到期末都是一樣的。
設期初本金為 PV,名目利率為 Rn,期間為 t 年:
$$利息 = PV\times Rn\times t$$
$$期末終值 (FV) = PV + 利息 = PV + PV\times Rn\times t = PV\times (1+Rn\times t)$$
複利
付息期間:就是每間隔多久結算一次利息,以單利計算。也就是每過一個付息期間,借款者就必須支付貸款者利息。這樣有時候也很麻煩,借款者支付利息非常頻繁,於是就有借款者希望不要每期都支付該筆利息,同意將利息加入本金,做為下期的計息本金
。也就是將付息期間一到,便自動將「利息轉貸款」的意思,這就是複利的基本精神。
設期初本金為 PV,每期之利率為 rate,付息期間為 n 期:
$$期末終值 (FV) = PV\times (1+rate)^n$$
期數 | 期初本金 | 期末終值 (FV) |
---|---|---|
0 | $$PV$$ | |
1 | $$PV$$ | $$PV\times (1+rate)$$ |
2 | $$PV\times (1+rate)$$ | $$PV\times (1+rate)\times (1+rate) = PV\times (1+rate)^2$$ |
3 | $$PV\times (1+rate)^2$$ | $$PV\times (1+rate)^2\times (1+rate) = PV\times (1+rate)^3$$ |
… | ||
n | $$PV\times (1+rate)^{(n-1)}$$ | $$PV\times (1+rate)^n$$ |
每期利率可以用名目利率除上每年計息的次數
來換算,例如 Rn / 2 就是半年利率;Rn / 4 就是季利率;Rn / 12 就是月利率。所以,每年計息次數以 m 表示,期數 n 就變成每年付息次數 m 乘上年數 t,也就是:
$$rate = Rn / m$$
$$n = m\times t$$
$$期末終值 (FV) = PV\times (1+Rn/m)^{(m\times t)}$$